您的位置:首页 >体制改革>详细内容

体制改革

楚雄州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来源:州委编办体制改革科 胡文军 发布时间:2022-01-30 17:25 浏览次数: 【字体:

楚雄州以全省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试点为契机,优化基层管理体制、重塑乡镇机构运行机制,构建乡镇审批、服务、执法新体系,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化“1+7”改革制度,为深化全州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示范,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理顺权责关系形成规范有序事权体系。改革进一步理顺县市与乡镇关系,厘清事权边界,健全完善乡镇职能体系,实行乡镇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制度,有效解决乡镇履职错位、越位、缺位等问题;建立了行政职权承接运行机制,明确县市主管部门对赋权事项的指导、协同、监管职责;细化审批、执法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责任、追责情形,确保赋权放得了、接得住、有效果;解决了乡镇权责不等、无权办事问题,破解了“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等困局。

优化机构设置构建简约高效乡镇职能体系。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调整乡镇原有机构,厘清职责权限,完善机构职能配置。南华县龙川镇履行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统一进驻南华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新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综合行政执法服务中心负责镇域权限内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改革后设置“5办1局1所7中心”。楚雄市东华镇、大过口乡和南华县雨露乡着重优化整合组建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中心负责镇域权限内行政审批、服务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改革后设置“4办1局1所6中心”。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构建“前台+后台”模式提升服务能力。理顺乡镇党委、政府与派驻机构的关系,强化乡镇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简约高效的乡镇职能体系。

依法放权赋能更好服务保障群众需求。南华县龙川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借助南华县行政审批局现有资源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政务服务工作统一进驻南华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办理。楚雄市东华镇、大过口乡和南华县雨露乡在整合乡镇现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机构和人员基础上,设立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局、政务服务中心,承接办理40项行政许可事项及相关公共服务事项。同时,加强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在村(社区)实行政务服务代办制度,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整合全镇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成立的龙川镇行政综合执法局,以及楚雄市东华镇、大过口乡和南华县雨露乡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局,建立与县市级部门行政执法协同配合机制实现执法资源一体化,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4个试点乡镇审批服务执法工作机构挂牌运行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722件,公共服务事项3450件,开展行政执法检查202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8件。

强化配套改革激活乡镇发展新动能。出台1个总体方案+7个配套制度,增强了镇党委、政府的管理效能,激发镇党委、政府抓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新动能。制定《驻试点乡镇垂管机构干部统筹管理办法》,将垂管的市场监管所、司法所、国土资源所人员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权限下放到试点乡镇党委,实行市场监管所与综合执法局、司法所与综治办公室、国土资源所与村镇规划中心集中办公,切实加强试点乡镇资源与垂管部门力量的统筹融合;制定《试点乡镇干部职工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干部考核考真、考准、考实的考评制度,工作“有为有奖”的比拼评价机制,“有为有得”的绩效评价机制,“有为有位”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确保试点乡镇需要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制定《试点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管理办法》,破除乡镇所属事业机构间因所学专业影响职称转评而限制人才流动制度壁垒,打破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的政策措施,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激发党员干部职工干事热情和担当作为激情。